基于RegCM4模式的中国区域高温热浪预估研究
| 科研进展 | [2021.10.29] |
增暖背景下中国东部主雨季降水的变化特征研究
| 科研进展 | [2021.10.29] |
超强El Niño对MJO的影响是一致的吗?
| 科研进展 | [2021.10.29] |
19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暴雪增加
| 科研进展 | [2021.10.29] |
异常持续的MJO活动对2020年东亚夏季极端季风降水的贡献
| 科研进展 | [2021.10.28] |
中国东北早春和晚夏干旱的年代际反位相变化
| 科研进展 | [2021.10.27] |
不同纬度天气尺度扰动对中国东北以及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探究
| 科研进展 | [2021.10.26] |
三大洋海温对2020年江淮流域暴力梅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
| 科研进展 | [2021.10.22] |
土壤湿度对东亚夏季风次季节进程中的降水有重要反馈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1.10.22] |
苏丹夏季风降水模拟能力的多模式评估
| 科研进展 | [2021.10.22] |
太平洋Vicotria Mode:CP El Nino预报信号中比NPO更有效的因子
| 科研进展 | [2021.10.22] |
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欧亚夏季非均匀性增暖的影响
| 科研进展 | [2021.10.22] |
气候变异影响华北秋冬季霾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综述
| 科研进展 | [2021.10.21] |
ECMWF历史回报数据揭示的热带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
| 科研进展 | [2021.10.20] |
低频振荡在2019年我国东部极端秋旱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1.10.19] |
春季巴伦支海海冰融化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极端干旱的影响及机制
| 科研进展 | [2021.10.18] |
全球变暖、AMO和IPO对1930年以来的陆地降水变化的相对贡献
| 科研进展 | [2021.10.18] |
前期12月拉普捷夫海海冰对次年春季印度洋偶极子的可能影响
| 科研进展 | [2021.10.15] |
2019年上海冬季极端温暖多雨的成因分析
| 科研进展 | [2021.10.14] |
中国及其主要城市群未来极端高温事件和相关风险预估
| 科研进展 | [2021.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