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获江苏省创新计划资助情况

序号 申请人 项目名称 获批年度
1 柴博语 La Niña与负IOD背景下夏季东亚高温发展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2023
2 韩典辰 结合作物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提升玉米产量预报能力 2023
3 韩佳昊 中国旱涝变化和旱涝急转事件及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研究 2023
4 李思盟 欧亚大陆极端森林火灾与大尺度气候的关系 2023
5 林琳 热带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事件次季节可预测性及影响因子 2023
6 卢睿 热带太平洋春季对流模态的年代际转变及其气候影响 2023
7 吕阳 基于 RA-UNet的中国夏季降水 次季节预报及其可预报性研究 2023
8 麻晓晴 黑潮延伸区秋季海温次季节冷暖反转及其与ENSO的联系 2023
9 宋媛媛 华北夏季灌溉对降水日循环的影响 2023
10 王然 大西洋尼诺/尼娜对ENSO影响的年代际变化的机理研究 2023
11 吴宜宣 气候变暖背景下玉米播期调整的产量及品质变化机制研究 2023
12 叶德超 黄淮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机理与大气波包活动的联系 2023
13 张可越 中国南方冰冻雨雪事件的次季节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2023
14 张晓璐 基于CMIP6的新疆复合型高温干旱事件变化预估 2023
15 赵家臻 海洋路径和平流层路径对冬季北极增暖的不同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3
16 金玉芝 基于观测数据特征的黑碳混合态数值模拟及其影响研究 2023
17 杨清健 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对中国中东部臭氧污染的影响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2023
18 周少辉 荒漠草原地形风能资源评估和风速预报订正研究 2023
19 朱磊 浅积云夹卷混合过程的定量化及其对云滴谱宽度的影响 2023
20 贾磊 评估湖泊CO2通量观测中气溶胶对涡度相关系统的影响 2023
21 汪海潮 气溶胶对四川盆地昼夜闪电活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2023
22 刘丹玲 夏季SR型和EAP型结合模态的形成机理及其数值模拟 2023
23 陈宏涛 星载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观测质量评估 2023
24 宋童艾 长三角地区人为源VOCs物种清单特征及减排潜力研究 2023
25 田伟守 城市热岛-高温热浪相互作用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 2023
26 姜涵 基于复杂地形降尺度方法的高精度风能资源评估——以青海省为例 2023
27 宋樊玲 双碳背景下长三角地区PM2.5和O3变化预测研究 2023
28 王钰淼 气候变化背景下陆气耦合对我国骤旱演变过程的影响机理 2023
29 逯焕宇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体提取研究 2023
30 雷若媛 大气中硝基苯酚类物质降解的动力学、光学以及毒性特征 2023
31 李慧敏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气气溶胶和臭氧污染长期变化预估 2023
32 方力 基于耦合深度学习与大气化学模式的中国大气污染物的临近预测 2023
33 胡炎阳 利用静止卫星红外观测确定台风中心和大小及结构特征 2022
34 胡苏琼 ENSO年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次季节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2022
35 宣卓林 基于非对称热带海气前兆信号的ENSO强度预测 2022
36 黄绮君 近赤道热带气旋结构演变及维持机理研究 2022
37 朱欢欢 多种集合方案预估中国极端气候的对比研究 2022
38 贾莉 水汽输送对中国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2022
39 杜新观 城市下垫面影响登陆台风降水的机制研究 2022
40 崔静 湿斜压不稳定模型在理解中高纬季节内变率中的应用 2022
41 杨颖 夏季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年际变率的非ENSO可预报性来源 2022
42 宋子祎 亚洲-太平洋涛动对北极海冰变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2022
43 胡杨 多时间尺度南北涛动变化机理及对欧亚低温事件的影响 2022
44 伍继业 热带大气季节内信号对ENSO预测的影响研究 2022
45 徐蒙 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对ENSO与东亚初夏季风关系的影响 2022
46 董甫 华南前汛期降水日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机理研究 2022
47 胡跃鹏 中国东北春夏连旱变化的机制研究 2022
48 赵楷 人为气溶胶强迫影响全球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机理研究 2022
49 张艺佳 热带海温模态对“暖北极–冷欧亚”次季节反转的影响及机制 2022
50 甄钟秀 中国典型地区大气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2022
51 霍朝阳 基于四维松弛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雷达资料同化方法研究 2022
52 丁晗 双频云雷达功率谱数据质量控制及多模式融合方法研究 2022
53 魏锡坤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象大数据融合和水文气象预报研究 2022
54 陈思思 全球不同温升阈值下江淮流域骤旱显著变化初现时期预估 2022
55 赵祝钰 基于氧同位素的北冰洋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的特征研究 2022
56 张诗悦 长江中下游冬季霾对不同类型寒潮的响应及可能机制 2022
57 周旋 MJO多样性对MJO预报技巧的影响:基于业务预报模式的研究 2022
58 郭敏 天气型和局地气候区对华东高温热浪及日较差的影响研究 2022
59 雷思亮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对流层顶云特性研究 2022
60 姚泽辉 新冠疫情初期防控措施对南京市大气污染物浓度模拟研究 2022
61 陈美娟 典型城郊大气细粒子硝基苯酚化合物污染特征与毒性研究 2022
62 黄杰 基于深度学习的卫星降水量估计研究 2022
63 先久坤 减排措施对长三角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2
64 孙悦 欧亚春季融雪及其成因与东北亚夏季陆面异常增暖的联系 2021
65 宋艺迪 欧亚西部春季陆面热力年际变化主模态及其成因研究 2021
66 秦璐瑶 基于三维云检测的FY-3D/E微波温度计全天候同化研究 2021
67 刘美辰 弱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对我国极端低温事件的影响机理 2021
68 李童 结合机器学习的中国极端气候未来预估及可靠性研究 2021
69 王子月 长江中下游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检测归因和变化估计 2021
70 常乐 基于DePreSys3预测系统对北极气候概率预报的评估研究 2021
71 陆家豪 大尺度气候变率对海洋性大陆降水日变化的调控 2021
72 许红娜 过去千年典型时段亚洲干湿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 2021
73 潘晓 不同类型厄尔尼诺的生成机制研究 2021
74 黄宗慈 ISO在东亚夏季极端气候事件中的作用 2021
75 谢文欣 中国区域复合型高温热浪未来变化预估与风险研究 2021
76 段泽霞 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区能量平衡、水分循环和碳收支研究 2021
77 李君俊 青藏高原云降水过程的影响因子及其机理研究 2021
78 何川 中国北方大气冰核浓度垂直分布的观测及参数化研究 2021
79 孙金金 长三角地区硝酸盐气溶胶和臭氧协同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2021
80 房宸蔚 东亚黑碳气溶胶时空演变和来源及其与东亚季风相互作用 2021
81 张慧娴 基于星载被动微波遥感的森林植被对极端事件响应的研究 2021
82 陆姣 气候变化情景下全球土壤湿度对大气的反馈作用研究 2021
83 范胜任 基于多普勒法的SAR海表流场反演 2021
84 马光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时强降雨预报方法研究 2021
85 杨豪 气溶胶辐射效应对臭氧浓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2021
86 李徐敏 ENSO与南太平洋海气系统相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2021
87 詹明月 基于数值模拟的中国地区植被变化对陆地蒸散发的影响 2021
88 葛子安 El Niño和La Niña 海温异常纬向空间分布不对称的机理分析 2021
89 谢锦晖 MJO对印度雨季爆发的影响机制及次季节可预报性研究 2021
90 陈宏莉 夏季北大西洋副高在中层显著强于北太平洋副高的成因分析 2021
91 周诗玙 干旱对华东热浪的影响机制 2021
92 刘芳毓 连续型La Niña事件形成机理研究 2021
93 陈泔真 基于CAM的气溶胶光学模型参数化模式研发 2021
94 杨婕 我国大气环境时空变化的观测与模拟研究:胡焕庸线的影响 2021
95 赵庆庆 气候变化背景下致灾气旋对江苏省城市经济损失风险评估 2021
96 吕恒 中国湖泊面积变化的温度效应及其生物物理机制 2021
97 李嘉源 基于多级长短期记忆模型的汛期径流预测 2021




© 2019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4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