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O自维持机制-温度反馈的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2.01.10] |
中国东部夏季臭氧污染的偶极子模态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
| 科研进展 | [2021.12.13] |
淮河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频次空间分布的客观分类及其形成机理
| 科研进展 | [2021.12.09] |
北极平流层极涡与北极涛动关系稳定吗?
| 科研进展 | [2021.12.06] |
南亚高压对南海台风生成频数的影响
| 科研进展 | [2021.12.06] |
西伯利亚积雪、欧亚遥相关与华北夏季臭氧污染之间联系的年代际变化
| 科研进展 | [2021.12.03] |
是什么导致了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的历史首次空台?
| 科研进展 | [2021.12.03]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陆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科研进展 | [2021.12.01] |
人为大气污染如何调节南北半球热带气旋频数
| 科研进展 | [2021.11.30] |
2019澳大利亚极端干旱:印太海温的驱动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1.11.26] |
极寒:“暖北极-冷欧亚”强化2020/21年冬季东亚寒潮
| 科研进展 | [2021.11.24] |
热带地区GPS掩星观测传播路径上影响参数变化与水汽折射率局部强梯度的关系
| 科研进展 | [2021.11.23] |
ENSO韵律控制热带太平洋-北大西洋的年际联系
| 科研进展 | [2021.11.18] |
探究2016/2017 La Niña事件偏弱的原因:热带海洋不稳定波非线性整流的重要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1.11.10] |
华北平原降水日循环及其与陆气相互作用的联系——ERA5与MERRA-2评估对比
| 科研进展 | [2021.11.10] |
ENSO与夏季印度洋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IPO的主导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1.11.03] |
中国东北早春和晚夏干旱的年代际反位相变化
| 科研进展 | [2021.11.03] |
基于CMIP6优选模式集合对中国温度和降水的模拟评估与预估
| 科研进展 | [2021.11.03] |
为什么2020年初夏的台风如此之少?——印度洋变暖及长时间停滞MJO的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1.11.01] |
南半球海冰变化对华西秋季降水异常的影响与机制
| 科研进展 | [2021.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