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概况
实验室简介
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年报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承担项目
科研成果
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TraCE21古气候模拟
研究队伍
研究人员
科研团队
人才培养
研究生获奖
联合培养
创新计划
开放交流
学术交流
开放课题
科普园地
科研支撑
超算中心
仪器设备
下载中心
运行管理
规章制度
保障资源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科研进展
学校首页
|
站内搜索
科研进展
首页
单位概况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
科研支撑
运行管理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科研进展
首页
>
科研进展
CD:全球气候系统模式中物理参数对东亚冬季风年际变率的敏感性
科研进展
[2025.04.30]
ERL:春季北大西洋三极型海温空间分布多样性及其对应地表气温异常的差异
科研进展
[2025.04.29]
ACP:造成华北地区两种不同强度沙尘天气的大气环流异常
科研进展
[2025.04.28]
npj CAS:三重拉尼娜事件的预测新突破:解析驱动机制,提升预测能力
科研进展
[2025.04.28]
GRL:智协飞教授团队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靖宇教授团队合作,深入研究东南亚地区热浪及其形...
科研进展
[2025.04.25]
AR:副热带海温的揭示使亚洲中高纬前后冬冷暖反转的解释程度提升20%
科研进展
[2025.04.22]
JGR-A:CMIP6-HighResMIP中耦合模式与大气模式对热带气旋活动未来变化模拟的差异及不确定性
科研进展
[2025.04.07]
CD:北大西洋三极型海温与印太海温梯度驱动中国北方极端高温
科研进展
[2025.04.03]
IJC:入梅主控环流型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异常的联系
科研进展
[2025.04.02]
NC: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东南印度洋Ningaloo Niño/Niña强度的跨海盆调制
科研进展
[2025.04.01]
WCE:蒙古高原局地温度异常对2023年7月华北暴雨事件的影响
科研进展
[2025.03.28]
JGR-A: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20-40天振荡的传播多样性
科研进展
[2025.03.26]
AR:北亚冬季极端低温的增强与AMO的可能影响
科研进展
[2025.03.21]
CD:5月巴伦支海冰对盛夏长江流域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
科研进展
[2025.03.20]
GRL:秋季格陵兰海海冰异常对印度洋偶极子模态的影响
科研进展
[2025.03.11]
AR:基于机器学习的华南地区初夏周降水异常的次季节预测研究
科研进展
[2025.02.26]
npj CAS:驱动夏季欧亚大气遥相关波列的两个关键热带对流模态
科研进展
[2025.02.25]
JGR:CMIP6模式中夏季西太副高未来预估不确定性的来源
科研进展
[2025.02.21]
AR:春夏季亚洲降水对西太副高的影响
科研进展
[2025.01.24]
npj CAS: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中的混沌特征
科研进展
[2025.01.24]
共1800条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
90
下页
尾页
© 2019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4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