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青藏高原初夏降水南北反相的可能机制
| 科研进展 | [2024.07.08] |
GRL:AMO和IPO通过两种路径影响西太三类台风的降水
| 科研进展 | [2024.07.05] |
AMT:基于改进地表反射率的多角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研究
| 科研进展 | [2024.07.01] |
JC:青藏高原东部夏季快速增暖的机制研究
| 科研进展 | [2024.06.28] |
ERL:ENSO对西伯利亚高压季节内变率的调制:MJO的关键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4.06.26] |
QJRMS/AR:基于全球-区域混合尺度集合信息的混合变分同化方法研究
| 科研进展 | [2024.06.24] |
ERL:中国夏季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区域及次季节变化特征及机理
| 科研进展 | [2024.06.20] |
npj CAS:全球增暖情境下ENSO-NAO遥相关的未来变化
| 科研进展 | [2024.06.17] |
NSR: 传统梅雨停摆,江南缘何不再多烟雨?
| 科研进展 | [2024.06.07] |
GPC:考虑表面阻抗对CO2浓度响应的中国历史和未来干湿变化归因分析
| 科研进展 | [2024.06.07] |
JGR-A:青藏高原土壤湿度与午后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主要为正耦合关系
| 科研进展 | [2024.06.07] |
IJC:对流层中高层环流型及其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 科研进展 | [2024.06.07] |
IJC:采用基于稳定度指数和大气可降水量的聚类分析 揭示我国雷暴的区域性气象条件及其气候影...
| 科研进展 | [2024.05.28] |
AR:盛夏青藏高原热强迫对江淮极端热浪的影响
| 科研进展 | [2024.05.28] |
CD:欧亚土壤湿度次季节变化对中国北方群发性极端降水的远程调控作用
| 科研进展 | [2024.05.22] |
ERL:基于CEEMDAN信号处理方法揭示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高、低频变率与北极臭氧损耗的联系
| 科研进展 | [2024.05.22] |
AR:3月北大西洋海温及巴伦支海海冰对同期欧亚地表温度偶极子型分布的影响
| 科研进展 | [2024.05.20] |
CD:冬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变化调制ENSO的主导遥相关
| 科研进展 | [2024.05.17] |
GRL:“暖北极-冷欧亚”模态前后冬反转的模拟能力亟待提升
| 科研进展 | [2024.05.16] |
npj CAS:地球三极强迫与2022年北半球群发性极端事件
| 科研进展 | [2024.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