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概况
实验室简介
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年报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承担项目
科研成果
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TraCE21古气候模拟
研究队伍
研究人员
科研团队
人才培养
研究生获奖
联合培养
创新计划
开放交流
学术交流
开放课题
科普园地
科研支撑
超算中心
仪器设备
下载中心
运行管理
规章制度
保障资源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科研进展
学校首页
|
站内搜索
科研进展
首页
单位概况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
科研支撑
运行管理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科研进展
首页
>
科研进展
IJC: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降水的环流型及其与ENSO的联系
科研进展
[2024.04.15]
IJC:近50年中国不同区域变暖差异的归因及其观测约束预估
科研进展
[2024.04.12]
SCES:2022年中国南方破纪录夏秋连旱的成因
科研进展
[2024.04.12]
邓洁淳副教授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北极地区海冰-大气相互作用减弱了ENSO事件强度
科研进展
[2024.04.11]
JGR-A:海冰边缘区和北极中央区夏季强北极气旋的比较
科研进展
[2024.04.07]
AR:现有太平洋经向模(PMM)指数的改进及不同时间尺度下PMM与ENSO的关系
科研进展
[2024.04.07]
周波涛教授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变化加速了北极秋季海...
科研进展
[2024.04.06]
ACCR:中国南方高健康风险暖湿事件快速增多:ENSO和印度洋海温共同作用
科研进展
[2024.04.03]
RS:机器学习方法量化空间规模超过城市群建成区面积的区域性热岛
科研进展
[2024.04.03]
JC:基于“完美模式”框架的中国区域夏季气温预估可靠性评估
科研进展
[2024.04.01]
AR:季内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的能量收支特征
科研进展
[2024.03.29]
GRL:多变量优化集合方案对北半球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模拟改进
科研进展
[2024.03.27]
GRL:锁相的Rossby波4波模态主导北半球夏季并发性极端高温发生
科研进展
[2024.03.27]
GRL:城市化放大了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复合极端高温
科研进展
[2024.03.22]
CD:南半球夏季中高纬大气ISO强度的年际变化
科研进展
[2024.03.20]
RS:南极早春臭氧总量年代际变率下的平流层环流变化特征
科研进展
[2024.03.20]
CD:ENSO和热带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不同类型TC的影响及延伸期预报
科研进展
[2024.03.12]
JC:CMIP6模式中MJO东传特征与自身结构的关联和背景态影响
科研进展
[2024.03.11]
CD:太平洋-日本遥相关海温驱动的年代际洋盆转移
科研进展
[2024.03.11]
CD: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ISO对华北地区PM2.5浓度异常的影响
科研进展
[2024.03.11]
共1786条
首页
上页
1
...
5
6
7
8
9
...
90
下页
尾页
© 2019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4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