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

全球稳定和瞬变增暖1.5°C下中国夏季降水的响应差异及其机理

作者:侯淇耀,江志红  发布时间:2021/09/18 13:41:51  浏览量: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增温幅度控制在较工业化前2℃之内,并力争限制在1.5℃目标。自这一温控目标提出以来,在一定温升阈值下,全球和区域气候将如何改变,引起了各国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高度关注。实际上温升到达1.5℃有稳定和瞬变增暖两种过程,现有的大多研究主要集中于CMIP情景驱动的瞬变增温下的气候响应,稳定增温过程下,尤其在东亚地区气候态响应的研究还比较少。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志红教授团队以“全球稳定和瞬变增暖1.5°C下中国夏季降水的响应差异”为题在Earth’s Future发表文章,揭示了1.5℃温升阈值下,稳定和瞬变增暖下中国夏季降水响应的差异,并解释了其物理机制。

该研究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设计的两种不同的1.5℃温升试验方案,包括瞬变海气耦合试验CESM-LENS和平衡态海气耦合试验CESM-LW模拟结果, 对比了不同增温过程中国夏季降水的响应差异及其机理。发现稳定增温1.5℃下,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增加明显强于瞬变增温,区域平均降水增加高达19%,是瞬变增温下降水增加量的3倍。进一步机理分析表明,两种增温过程下海陆热力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并导致了一系列大气环流的调整。相比瞬变增温,稳定增暖下海洋增温强,陆地增温弱,导致大气经向温度梯度增强,东亚地区上空西风急流增强南移;同时印度洋地区大气异常热源激发的Kelvin增强了西北太平洋的反气旋异常,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有利于热带海洋向中国东南部输送水汽,从而带来长江以南地区降水显著增加。

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804,2018YFC1507704)的资助。

文章信息:

Jiang, Z., Hou, Q., Li, T., Liang, Y., & Li, L. (2021). Divergent response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to 1.5°C global warming in transient and stabilized scenarios. Earth's Future, 9, e2020EF001832. https://doi. org/10.1029/2020EF001832

图1. 全球变暖1.5℃下,中国夏季降水在稳定增暖情景(图a)和瞬变增暖情景(图b、c)下较当前变化的空间分布,柱状图(图d)为区域平均变化的结果(单位:%)。打点区域表示变化通过95%显著性检验

图2. 全球变暖1.5℃下,与瞬变增暖情景相比,稳定增暖情景下中国东南部夏季降水量增加的物理机制示意图。紫色和黑色虚线箭头分别代表增强的沃克环流和西风急流,绿色曲线箭头表示水汽传输。带箭头的实心圆代表西北太平洋(WNP)上空的异常反气旋。

上一条:ECMWF历史回报数据揭示的热带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

下一条:全年“新冠封锁”情景下中国近地面PM2.5的长期健康影响

关闭

© 2019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4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