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26日,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联合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海山教授主持,管兆勇书记和王会军院士分别致辞。管兆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国际交流领域取得的成绩。王会军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及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提出需要坚持不懈协同发展,推动科研合作创新和人才协同培养,共同推动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和科学进步。
管兆勇致辞
王会军致辞
陈海山主持
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云南大学陈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姜大膀研究员、复旦大学温之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研究员、我校徐邦琪教授分别围绕“东亚气候预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ENSO和平流层QBO对前冬东亚季风的显著影响”“平流层气溶胶注入对东亚气候的影响”“The Triggering, Mainte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si-Biweekly Pacific-Japan Teleconnection”“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研究: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作物干旱灾变监测评估预警关键技术创建及业务应用”“季节内振荡尺度相互作用对“21.7”河南暴雨事件发生和预报的影响”主题作大会报告。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气象业务部门的78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气候动力学及气候预测”“灾害天气及中尺度气象”“陆面过程与气候”“大气成分变化及其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在青年学者专场和六个分会场口头交流最新成果;52位研究人员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最近研究进展。
年会学术氛围浓郁,深入交流了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气象相关领域的研究合作,助力提升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影响力。
会场交流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专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骨干等来自全国46所高校、科研院所、气象业务部门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年会。
大会报告
S1-青年学者专场
S2-气候动力学及气候预测(I)
S2-气候动力学及气候预测(II)
S3-灾害天气与中尺度气象
S4-陆面过程与气候
S5-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灾害风险预估
S6-大气成分变化及其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上一条: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下一条:王会军院士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文揭示梅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