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

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李天明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BAM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刘佳  发布时间:2018/04/02 11:11:24  浏览量:

BAMS.jpg

近日,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李天明教授、王璐博士和王斌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A Paper on the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Published in 1963 in a Chinese Journal"在美国气象学会期刊《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BAMS)上发表。BAMS是美国气象学会出版的旗舰杂志,历史悠久(建刊于1920年),其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7.281,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中位列1区,同时在83个气象和大气科学类杂志当中排名第二。

1971年Madden和Julian博士发现了热带大气存在40-50天周期振荡的信号(后称MJO),这是一篇在气候研究历史上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论文,至今单篇引用率上万次。90年代中期科学家进一步发现MJO对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具有显著影响,这对台风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李天明教授和王璐博士的论文指出,北京大学的谢义炳教授早在1963年的一篇中文文章中就发现:亚洲季风区存在40-50天周期的振荡,并且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与40-50天变化的低层西风具有显著相关。论文通过仔细分析历史探空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验证了谢义炳文章的结果,明确指出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早于国际气象界整整8年。

该论文在撰写和评审过程中受到来自气象学界多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的肯定和赞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George N. Kiladis教授(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士)赞赏称,该文章对了解MJO的研究历史很有帮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William K.M. Lau教授(曾任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和气象学会荣誉会士)称,该论文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MJO就像科学上的许多其他发现一样,在其正式被命名很久之前就被其他人发现过,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本篇学术论文的发表不仅提升了我校大气科学学科的影响力,还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对中国学者研究的关注,提升了中国学者整体的国际影响力。

上一条: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成果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授予“最佳原创文章奖”

下一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项目召开2017年度学术会议

关闭

© 2019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4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