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

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  发布时间:2017/10/19 14:32:07  浏览量:

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研究成果"Impact of Ocean Warming on Tropical CycloneSize and Its Destructiveness"和"Formation Mechanism for 2015/16 Super El Niño"在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科学的热点研究课题。由于缺乏长时间连续观测资料,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尺度和潜在破坏力变化问题一直未能开展深入研究。孙源副教授和李天明教授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尺度海洋增暖不仅会使得热带气旋强度增强,还会使其尺度大幅增加。其原因在于海洋增暖会造成热带气旋外围对流层中下层大气对流不稳定度增加,进而有利于外围网格尺度对流增强和低层辐合加剧,引起切向风加速,并最终导致热带气旋尺度增加。因此,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强度更强,尺度更大,更具破坏力。揭示了海洋增暖引起热带气旋尺度和破坏力变化的物理机制。

从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角度出发,根据增温幅度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将厄尔尼诺事件划分为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与常规厄尔尼诺事件,前者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更加显著。然而,时至今日多数气候模式仍然无法准确的预测超级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这严重地制约着季节预测水平。陈林博士、李天明教授与Bin Wang教授通过细致的诊断分析工作,揭示了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形成机制,并指出此次事件与以往的超级厄尔尼诺相比存在明显的区别:以往的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中前期海气信号均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形成,而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中恰好相反,前期海气信号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有趣的是,在2015年上半年期间,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出现了持续而强劲的“西风爆发”事件,这彻底扭转了前期不利的海气条件,使得东太平洋海温迅速重燃。截至2015年8月,赤道东太平洋暖海温异常强度已接近过往超级厄尔尼诺事件,Bjerknes正反馈机制使得暖信号进一步放大,最终在2015年底时出现超级厄尔尼诺事件。该研究工作为提高厄尔尼诺预测技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Figure 1副本.jpg

热带气旋潜在破坏力与海表温度增幅之间的对应关系:AGW为热带气旋尺度(17 m/s风速等值线所包围的面积),PDI和PDS分别为不考虑和考虑热带气旋尺度效应的潜在破坏力

Figure 4副本.jpg

大尺度海洋增暖影响热带气旋尺度的机理示意图

图3副本.jpg

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期间,赤道地区(a)纬向风应力距平(Taux'),(b)超过气候态标准差的高频纬向风应力距平(E-HF-Taux'),(c)海洋20°C等温面深度距平随时间的演变情况。(d)合成的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5°S-5°N,120°E-180°)每年1-3月(红色折线)、5-7月(蓝色折线)和1-7月(绿色折线)WWE指数。

上一条:聚焦“一带一路” 助力科技合作第三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任荣彩研究员一行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关闭

© 2019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4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210044